谭惠珠:“一国两制”香港实践25年的主要成就
【发布时间】2022-07-21 07:01:05      【来源】全国港澳研究会


LAM_8941.jpg


“一国两制”香港实践25年的主要成就

 

谭惠珠

 

第一,证实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是伟大而成功的创举。

香港回归之前,对我国是否真的能实践“一国两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让香港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少人存有疑问。回归祖国25年后,香港仍然是一个法治和廉洁、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位居前列的城市;香港银行存款总数达15.3万亿港元,比订立香港国安法之前增加了10%,新股集资额比前一年增加了30%;香港人享有基本法第39条规定的人权和自由,不但如此,藉着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在祖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和香港人的努力下,香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国两制’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这一重要宣示把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对2047后香港前景的忧虑一扫而空,这一宣示在香港与国际社会反应积极正面,坚定了大家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第二,确立了一国两制方针是长期国策

“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障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习主席指出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有两点: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香港回归祖国,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表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将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纳入“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部分。习近平主席强调:“这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促进香港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中央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

第三,落实了“爱国者治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最大的挑战,是2014年非法“占中”和2019年“修例风波”等港版颜色革命。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原则底线不退让,果断制定香港国安法,止暴制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要求,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全国人大以决定加修法形式,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确保“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

此次25周年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最高原则下,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将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区高度自治权统一衔接;政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这些指示为确保“爱国者治港”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未来“一国两制”实践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坚守了“一国两制”的初心。

第四,香港继续发展,“初心”坚定不变,原有资本主义变得更好。

基本法的序言说,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基本法第5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同时,基本法保障了居民的权利和普通法制度的实行,并授予香港特区在经济、科教文和社会方面的自治权。第118和119条,更指出香港可以在政策方面积极发展,正是基于这些条文,香港在2018年可以设立西九港深高铁站“一地两检”。

1984年10月邓小平先生会见香港的国庆访京团时说:“即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比较起来,也有优缺点。把香港引导到更健康的方向,不也是变吗?向这样的方向发生变化,香港人是欢迎的,香港自己也会求变,这确定无疑的。”“如果有什么要变,一定是变得更好,更有利于香港的发展。”

原有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已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府的公共资源应更多投入创科、文化艺术等新发展领域,投入与市场可以合力开拓的领域,例如解决如土地、建屋的问题。

习主席曾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25周年的讲话中,他指出香港要提升国家观念与国际视野,从大局和长远需要积极谋划香港发展,务实有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把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这是对香港市民福祉的关心。

第五,香港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普通法制度。

基本法第158条是参考了欧洲共同体解释罗马条约和欧盟法律的方法,解决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之间的冲突而写成:基本法解释权属全国人大常委会,但授权香港法院亦可解释基本法。25年的经验表明,这个安排成功确立了终审法院和其他法院有独立的审判权,而全国人大有对基本法的解释权,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最近,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资深外籍法官麦嘉琳接受访问时表示,到目前为止,香港仍然幸运地保留着独立的上诉法庭,她自己作任何决定都会坚守原则,相信港人仍可向独立的终审法院提出上诉,法庭依然是香港重要的机构。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澳洲法官范礼全接受访问时表示,相信首席法官张举能及终审法院本地法官会坚守维护司法独立。其他外籍非常任法官贺辅明、范理申、岑耀信、廖柏嘉和郝廉思等也表示会继续参与终审法院工作,因为这符合香港人利益。

香港国安法制定之后,虽然某些外国政府和媒体大力抹黑香港,但客观的国际评级却证明他们是错的。今年6月公布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22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全球排名第五(比2021年升了两级)。世界正义工程2021年公布的法治排名,香港位列第19位;反贪工作排名,香港位列第9位。世界银行2021年世界管治指标显示,香港在控贪领域全世界20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5位;法治领域位列第18位。

第六,保持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引导青年人锤炼本领,早日成才。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在国家继续改革开放,利国惠民政策继续出台的大环境下,有“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有支持香港青年人在内地发展的政策,香港青年的前途是光明的。

习主席再次强调:“青年兴,则香港兴……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对此,我相信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人士、各行各业都会投入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就让我们带着年轻人迈步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