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香港中文大学有人借口不满毕业典礼改为网上举行,未经申请在校园内发起近百人的游行集会。有人随处涂污、损坏财物,更有人高喊、展示「港独」口号、标语和旗帜。对此,校方及时报警并两度发表声明予以谴责,特区政府教育部门及警方均指出有关活动涉嫌触犯香港国安法,香港警务处国安处已展开调查。
香港中联办发言人上周五发表谈话表示,坚决支持特区国家安全机构采取果断措施,迅速侦办案件,依法作出处理。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历时一年的动荡局面和市民安全受威胁的情况初步得以好转,校园也刚刚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当前,广大市民都期盼能集中精力稳控疫情、恢复经济、纾解民困。此时极少数人为了险恶政治图谋,蛊惑一些学生闹事,是极不得人心的。
中大曾是「港独」大本营;「港独」势力又在中大露头,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严惩违法人员,剔除「港独」毒瘤,恢复大学宁静氛围,重塑与中大相匹配的校园文化。
所有人都没有违法特权
在一些人看来,中大的「涉独」游行不算什么,因为去年类似的游行司空见惯。持这种看法的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忘记了所处的时空。以往,由于香港迟迟没有落实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问题,令「港独」势力抬头。以今年7月1日为时间界限,香港国安法实施,打击「港独」有了可靠的法律武器,任何人违反国安法,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年轻人容易冲动,情有可原」、「学生是为香港好,应放一马」。以往,类似的言论不绝于耳。就连某些法官也当庭赞誉被告:「优秀嘅细路」「满腔热诚深爱香港」「香港的栋梁之材」云云,荒唐之极!但现在情形不同了,请认真研读香港国安法,该法多处使用「任何人不得……」这样的用语。「年轻」不是犯罪的理由,「学生」不是「挡箭牌」!
也许还有人认为,中大学生的「涉独」游行是在校内,比之街头游行影响较小,不值得大惊小怪。持这种看法的人同样荒唐!回想一下,大学校园正是「港独」作乱的源头,「港独」言论最早出现在香港大学的学生会刊物《学苑》上,时任特首梁振英公开谴责,当时就有人指梁特首干涉「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用力过猛」。结果怎样?小「病」不治,酿成大祸。
今天,在国安法利剑高悬的情形下,仍有人要碰触底线;严惩违法者,是让这些人长记性的最好方式,也是令其他「港独」分子放弃幻想的最好方式。
「港独」祸港至深
「港独」是大学之祸、香港之祸。去年发生在中大、理大的一幕彷彿就在昨天:砖头乱飞,火光冲天,教学大楼门窗支离破碎,实验室一片狼藉,食堂蛆虫乱爬……好端端的校园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港独」对校园的摧残不仅造成「外伤」,更令人痛心的是「内伤」。就在中大发生非法游行的同一天,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2020」,榜单显示,在亚洲各主要大学排名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下,唯独香港多所大学排名大幅下跌。一所大学的竞争力和国际声誉,是几代人心血铸就的,转眼之间,就毁在了一群败家子手里!
「港独」对香港社会的摧残,更是罄竹难书。去年的「黑暴」令香港从平安之都沦为动乱之地,曾经令人「悦近来远」的香港,变得让人望而却步。旅游业、零售业等遭受巨大打击。「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新冠疫情来袭,香港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尽管政府出台多项措施「输血」,但企业结业潮、倒闭潮、裁员潮接连不断,许多打工仔饭碗难保。
如今的香港,要破解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纾解民困三大难题,破解任何一个难题都需要付出百倍努力。然而,一边是许多人用超常气力推动香港这辆车走出泥潭,一边仍有人以「港独」搅局、令香港深陷泥潭。这是多么令人悲哀、令人愤怒的现象!难道市民还要任由「港独」继续荼毒校园吗?
让校园归于宁静
为什么大学校园仍然没有平静?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揽炒派政客的煽动没有停止。国安法实施后,揽炒派政客自知直接与法律为敌,必然付出惨重代价,于是变得「低调」起来。但暗地里却煽动大学生继续「抗争」,他们利用年轻人轻信盲从的弱点,鼓励他们继续当「炮灰」。
其二,「黄师」的「播独」行为没有停止。「教育病了」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病了,「黄师」给学生灌输的是「违法达义」「勇武抗争」「抵制恶法」的理念,他们在公开场合会收敛一些,但不排除利用更隐蔽的方式继续「传教」。
其三,教育改革尚未推行。尽管香港各界已认识看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特区政府教育局也在做准备工作,但教改尚未真正推行。通识科教育无统一教材、无统一大纲的状况还没有改变,教师的「教学自由度太大」的现象仍然存在。
中大「涉独」游行再次提醒人们,「校园消毒」还没有起步。如果不改革教育制度、不恢复校园宁静氛围、不重塑校园文化,大学校园仍然是随时会滋生「毒素」的地方。
香港校园文化历来重西轻中,忽视伦理道德、法治及传统文化教育,在西方政治势力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国家民族意识极其淡薄,有的甚至以身为中国人为耻。重塑校园文化,必须从基本法教育入手,让「一国两制」理念深入人心,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贯穿其中,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
依法处置中大「涉独」游行是开始,重塑大学校园文化是根本。校园归于宁静,香港才有未来!
屠海明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