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山:治疗新冠应更好发挥中医药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26 10:36:50      【来源】文汇网

      黄元山 博士 立法会议员

      内地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已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来对中药疗效进行评估,有充足证据证明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感染者治疗有效,能够缓解症状,减少轻症、普通症转向重症发展,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成中西医协同救治重症的专家指导组,负责中西医进行有机结合,扬长补短,有效达到了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在内地,“中西合医”早已应用于治疗重症及危重患者,但是,香港至今仍仅用于轻症及康复治疗。

      事实上,2021年1月,医管局在社区治疗设施/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才推出住院病人中医特别诊疗服务,为病人提供中医药治疗,进行中西医协作的治疗,至今有160名病人参与,提供逾910次诊疗。

      在疫情第五波严峻之际,政府设立免费中医咨询热线,由2月中旬开始至3月20日,每日300多宗,已处理3,000宗电话咨询。浸大中医远程医疗中心每日为1,000人诊症,并提供免费配药兼速递上门;截至3月9日,已服务8,000名病人。香港中医抗疫参与者还有博爱医院、东华三院及各区区议员等,无数志愿组织及人群同心合力,在救治病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香港有上百万计的新冠感染者,中医需求极为庞大,政府应调拨更多资源,为感染者提供适切的中医防治救治服务。

      本港以西医为主导,顶层设计欠缺中医专才,难以判断中医防疫的效用。这次防疫,利用中医药治疗比较沙士时期更是倒退。2003年沙士期间,时任医管局行政总裁黄谭智媛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林琳及杨智敏,进入深切治疗部,参与香港抗疫工作,但这次于疫情一年后,2021年港府才为亚博馆“轻症”病人提供中医治疗。

      西医医生欠缺对中医的认识,往往反对使用中药,甚或警告病人勿用。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已有几千年历史,经历无数次疫情,已形成较成熟的防治规律,主要是:清热、化湿和解毒。中医临床证实有效,官员及医疗团队不应只以西医学为唯一标准,必须以临床实效为依归。病毒无国界,病患盼痊癒,医者应以治好病人为目标。

      西医一向质疑中医欠科学,现在是一个珍贵时机,医学界应在港实践中西合医抗疫的循证研究。本港西医水平向来先进突出,在抗疫上应充分结合中医优势,走出“中西合医”新路、走在世界医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