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师会前晚举行周年会员大会,议程包括改选五名理事。主要是两个团队“打擂台”:一个是“专业派”(五名参选人),另一个是自诩“开明派”实为“煽独派”(四名参选人)。前者表明会保持中立性及专业操守,不会把政治元素带入律师会;后者虽然自诩“开明”,但其言行与反对派如出一辙,其候选人之一的马秀雯(Selma Masood),曾多次发表不实言论,妄称“修例风波”期间,警察暴力不断升级,更不作调查就引述所谓“警察轮奸女示威者”的指控,声称海上浮尸与警方有关云云。
如果“煽独派”获胜,则必然对会长及一名副会长的改选起到实质性主导作用,律师会可能面临步大律师公会后尘的危险。就是在这种严峻时刻,《人民日报》在8月13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律师会应该与反中乱港分子划清界限,就不会像“教协”一样丧失特区政府的认可,一朝轰然崩塌;拥护“一国两制”方针、遵守基本法,就不会像香港大律师公会一样断绝与内地的交流合作,走上穷途末路;不骑劫业界,不沦为外部反华势力棋子,就不会像黎智英、黄之锋之流一样坠落悬崖深渊。
勿对选举结果盲目乐观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亦指出,一个专业团体应做专业的事,若被政治骑劫或凌驾其专业,特区政府只有终止与其关系一途,就如教育局早前与“教协”一样。这些声音,香港的执业律师应该认真听到了,他们会正确选择自己手中神圣的一票。
选举结果于昨日凌晨出炉,最终,“专业派”五人均以高于3000票当选,其中陈国豪得到3405票,其余得票依次为傅嘉绵3395票、黄巧欣3373票、袁凯英3346票、岑君毅3302票。而“煽独派”最高票的白乐德仅有1952票,马秀雯亦只有1880票。根据律师会会章,完成理事改选后,会长及一名副会长亦会改选。由于现时二十名理事当中,倾向“搞政治”的理事只有六人,应该对选择以专业为主的会长和副会长起不到阻挡作用。
对于这个选举结果,还可以进行几个方面的解读。首先就是“专业派”胜选,表明了香港律师会大多数理事将继续保持专业为主;也表明了大多数投票律师不赞成以政治凌驾专业,所以投票给“专业派”五位候选人。
其次就是不能盲目乐观,应该要保持高度清醒。必须看到有将近两千票是投给“煽独派”的,说明这些投票律师仍然倾向于“煽独派”的政治理念。而且,理事会中仍然有六名“煽独派”理事,切不可小看这些理事会的少数派作为。而且,香港律师会创会至今已114年,拥有1.2万会员。目测有许多律师没有投票,他们对“专业派”或“煽独派”抱有一种什么心态也是不清楚的,也可能说明律师会完全“非政治化”的道路仍然漫长。
政府须理清与公会关系
第三,对已经出现严重政治化倾向的大律师公会应该如何治理,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问题。如果说过去律师会尚属理性的话,那么,大律师公会过往的政治化和激进化是有目共睹的。
相对而言,停止香港大律师公会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对大律师公会影响轻微,因为香港大律师的主要业务在香港。而真正需要做的应该是理清政府与大律师公会的关系,并出台有针对性的规范措施。
有报道指,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夏博义不仅以“不会争取连任”作为幌子继续赖着不辞职,而且有意推举资深大律师苏朗年(Neville Sarony)出任“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委员。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苏朗年与夏博义属于同类人物,担心苏朗年如果担任“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委员,将会延续夏博义以政治凌驾专业的路线。如果这些法律界人士的说法有依据,则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亮出立场,拒绝夏博义的推荐,以儆效尤。
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理事、香江智汇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