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受访时指出,纵观全球发展形势日趋复杂,未来几年将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此发展背景,不单是澳门、湾区,全球各个国家皆通过政策和社会力量以凝聚世界各地高层级创新人才。因此他认为推出《人才引进制度》不单是一份作业,更是一把至关重要的“锁匙”,其承担著澳门能否打开适度多元大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因此政府未来要回答市民的重要课题首先是在经济低迷之时,新的人才引进政策能否为澳门增强或保持国际竞争力;其次,澳门人才引进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目标;其三是人才本土化战略。
人才引进是为了在经济发展及转型之时补充缺乏的人力资源以增强劳动市场结构的完整度,加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叶桂平认为新的人才政策应从整体劳动市场结构的素质提升为重要考量,以保证经济在未来20年内实现有效转型。《人才引进制度》虽很好地明确未来外地人才引进的类型及实施方案,却未能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在推出《人才引进制度》之时,亦重视本地劳动力再培训及素质提升。《人才引进制度》便创新性地提出带教制度,能有效地开发本地人才“潜能”促进本地人才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但是,却缺乏一个完整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去解答本地居民未来就业问题。
借鉴其他地区吸引人才回流例子
从国际成功的案例来看,新加坡重视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本土人力资源队伍,视本土劳动力为重要的后继补充,更十分注重为本土雇员开拓高端环节的就业机会。过去,本地居民难以上升至企业管理层以及输送国外的人才培养未能回流问题一直为社会诟病,叶桂平指政府应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去解决本地人才回流以及本地雇员就业领域越来越狭窄的问题。
最后,叶桂平认为要吸引世界各方人才到澳,实现本澳突破人力资源缺乏所形成的发展瓶颈之目的,便要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环境、宜居城市以及提供良好的高端人才落户政策,以吸引全球专业人才将澳门作为国际职业生涯的起点。相关人才配套,既需关注税务、金钱补贴,亦需考虑到人才及家属的教育、医疗、社福等方面,另外最棘手的住屋问题,可考虑探索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人才公寓,解决阶段性住房需求。特别是在湾区各大城市相继推出人才政策“抢夺人才”之时,澳门更应保持其原有的国际城市地位,畅通人才流动管道,扩展国际化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