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夏宝龙为什么要强调“爱国者治港”
【发布时间】2021-03-08 05:24:32      【来源】信报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在“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专题研讨会上讲话中深刻指出了“爱国者治港”的重要性、必要性。   

夏宝龙为什么要强调“爱国者治港”呢?现在这句话被提得这么响亮,说明“不爱国者治港”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为此,人们需要从“一国两制”的大视野,来认清“爱国者治港”的历史逻辑、法理逻辑、现实逻辑和发展逻辑。   

回归祖国必然要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先生提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时,就在谋划“怎样治理香港?谁来治理香港?”一方面,回归后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港人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就不可能将内地的治理模式照搬到香港。另一方面,回归后的香港彻底摆脱了英国人管治,也不可能将港英时代的治理模式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这就必须找到第三种治理方式,后来这个模式被概括为十二个字:“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港人治港”如何理解?如果治港者的标准和界限模糊不清,必然会令一些人、一些势力有空子可钻,最终使“一国两制”在港的实践走偏。早在1984年,邓小平先生对“港人治港”做出定义。他指出“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治港”。何为“爱国者”呢?他解释说:“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句话清晰地界定了治港者应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家园香港。后来制定出台的《基本法》,体现了这些原则和标准,所以,夏宝龙副主席对“爱国者治港”重要意义的阐述,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已有之。   

香港治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早在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谈判时,中方就已经表明,九七回归后,中国对香港既有主权、也有治权。基于此,《基本法》序言阐明了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句话清晰地说明,我们的初心是让国家好、香港好。《基本法》还规定,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就决定了唯有“爱国”与“爱港”相统一,才有资格在香港从政。只有香港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才能保证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受侵害。   

然而,近年来香港社会出现的政治运动,违背了这个法理逻辑。有人将“爱国”和“爱港”对立起来,凡是爱国者,就被贴上“卖港”的标签;有人将香港与国家的关系,理解为打工仔和雇主的关系,可以随便“炒鱿鱼”;有人迷失“身份”,误将“国际大都会”、“自由港”等经济概念,理解为不受国家管束的“无主之地”;有人将“高度自治”解读为“完全自治”;还有一些人认为英国人对香港还负有所谓的“道德和历史责任”,却不看看宪法和《基本法》哪一条、哪一款有这样的表述?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共同构成了香港的政权机关,政权机关的人员理应是“爱国爱港”的典范、是按《基本法》办事的楷模,然而,竟然有立法会议员到美国、英国请求制裁香港;有法官当庭赞美违法的被告“有崇高理想”“优秀青年”“栋梁之材”;有公务员组建所谓“工会”对抗政府。夏宝龙副主席此时再次强调“爱国者治港”,说明如果不坚持“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会背离初心、违背《基本法》。   

“爱国者治港”是基本政治伦理効忠国家是所有参政、从政者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政治伦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方的选举,可以容忍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当选或主政。从这个角度看,夏宝龙副主席重申“爱国者治港”的要求,并非什么高标准,而是基本的政治伦理。   

以去年美国大选为例,寻求连任的特朗普拚命高呼“美国第一”、“让美国再次伟大”等口号,“谁更爱美国”也是特朗普和拜登比并的焦点。美国历史上因“不够爱国”而丢掉当选机会者不乏其人。再回顾1988年的美国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斯基惨败,原因之一就是在马萨诸塞州州长任内否决了一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对国旗宣誓効忠的议案。   

但与这些“国际惯例”不同的是,香港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持“港独”立场的候选人胜选的现象。在立法会及区议会选举,一些参选人对经济民生一窍不通,拿不出治理香港的良策,而是比并谁更“独”、更极端、更有破坏性,从而顺利当选。以至于出现了“梁游违宪违法宣誓”的严重事件。同时,香港选举制度对外部干预缺乏应有的设防机制。香港的选举制度,堪称世界上最“宽松”的制度,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前,没有任何法律禁止外国势力插手干预。美国及英国敢公然支持甚至资助某些候选人,甚至在选举的敏感时期发表言论。这些都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有利于香港走出困境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失业率达到7%,创回归后新高。与这些数据相对应的是,企业倒闭裁员,店铺关门歇业,打工仔觅食艰难。虽然香港有不错的底子,但经过几轮“开仓放粮”之后,“啃老本”还能维持多久?疫情难清零,经济难重启,民困难纾解,香港怎样走出困境?综观全球,能够帮香港走出困境的,唯有祖国!中国是全球最先走出疫情阴霾的国家,也是去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近日,有内地供应的第一批100万支疫苗运抵香港,再次证明国家对香港的支持不遗余力。如果“爱国者治港”落实不好,“治港者”总是与国家闹别扭,香港如何走出困境?夏宝龙副主席的讲话,证明了这样一条哲理:唯有“爱国者治港”才能推动香港用好“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天然优势,主动把香港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香港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