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端 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题为“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的施政报告,以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的“四点希望”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国家改革大时代和香港发展新阶段的鲜明特点:其一,呼应中央“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的期许,按照三中全会要求部署改革,通过具体政策措施抓住国家巨大机遇,改革成为今年施政报告的鲜明底色;其二,凸显香港需要,不仅立足当前振兴经济,让市民得到实惠,而且谋划未来展示前景,让市民看到希望,增强各界对香港的信心;其三,携手各界同行,政府带头求变,各界响应,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推动香港实现由治及兴。
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并对香港改革及工作重点提出了要求。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办和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近期多次谈到香港要“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表达了中央的殷切希望。改革成为今年施政报告的鲜明底色。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便开宗明义提出,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掘新增长点,并就改革和变化阐述理念和发展目标、关键措施及绩效指标。
改革是施政报告鲜明底色
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信号,对香港提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等工作重点,香港在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施政报告以一个专章专门部署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
一是深化“互联互通”、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强化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积极拓展市场深化海外网络等方面提出不同措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二是改革现时的“香港海运港口局”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提升航空发展策略、发展世界领先机场城市、以大湾区扩容扩大航空货运优势等举措,都因势利导强化香港的航运中心地位;
三是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扩展全球经贸网络、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等措施,强化香港贸易中心角色,其中为促进烈酒贸易,进口价200元以上的烈酒,200元以上部分的税率更由100%大减至10%,成为促进香港对外贸易新亮点。这些新举措对准了香港优势地位,有力服务国家更好对外开放。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香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课题,也是香港发展的题中之义。施政报告指明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完善新型工业发展策略和体制建设、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发展低空经济等促进创新与经济结合,成为香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推展航天科技研发、推动新能源发展、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充分运用了香港对外开放的创新优势,增强了香港在周边地区的竞争力,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振经济惠民生 谋未来增信心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更好发挥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加强人才协作,形成更大的国际高端人才合力,将能更好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强化国际大都会特色。施政报告以改革抢人才积极作为,提出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推进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建设北部都会区大学教育城等人才和教育措施,聚焦人才支援和香港发展,促进内地和国际人才汇聚香港,香港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更加有力。
解决香港经济民生问题,同样是香港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方面,施政报告推动多元经济,推动体育发展、建设国际体育盛事之都,发展特色旅游热点、打造香港旅游新面貌,支持中小企数字转型和把握电商机遇、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引擎,扩建物流产业圈、促进大湾区机场群协作;民生方面,持续提速、提量、提质、提效推动房屋供应,以立法方式制订合标准单位“简朴房”,在助力改善基层居住上更走出一大步,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构建关爱共融社会、强化劳工支援,惠民生添幸福。
政府带头求变 官民齐心协力
今次施政报告主题“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行政长官李家超与特区政府以一项项实在举措,引领香港社会拼经济谋发展,示明促进香港改革的信心决心。香港以改革促发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投入参与。特区政府带头求变,社会各界更要积极响应,政府、商界、民间精诚协作,团结一心,抓紧机遇搞建设,齐心协力推动香港实现由治及兴,与国家同心同行,为建设香港和国家美好未来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