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商事活动的日趋频繁,国际社会对调解的需求日益增加。外交部与香港特区政府近日签署了《关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的安排》,明确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落地香港特区的具体事宜。多位香港律师们近日对香港文汇网记者表示,通过调解来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是一个大趋势,将在香港落地的国际调解院将是国际首个专司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能够吸引国际各方来选择香港作为调解中心,亦可依靠其司法公信力来解决大湾区发生的争议,具有历史意义。
首个专司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具历史意义
在日内瓦国际争端解决机构专家调解员高俊看来,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非常具有战略意义。“首先调解院是基于中国和一些有共同理念的国家达成的国际条约形成,这一点对于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展示影响力和话语权,及时提供争议的解决机制,是实力的体现。”
“由于香港长期受英美法的影响,具有完整的独立司法体系,这是一个竞争优势。通过国际条约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其实是为国际诉讼仲裁之外提供一个争议解决的选择性的方式,至少可以辐射亚洲地区,甚至能够吸引国际各方来选择香港作为调解中心,这必将加强香港的国际地位,更可以依靠它的司法公信力来解决大湾区发生的争议,具有历史意义。”高俊说。
港青律师吴玮认为,办公室的成立会让香港更快地建设“十四五”规划中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通过调解来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是一个大趋势。国家发起、将在香港落地的国际调解院,是国际上首个专司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相比国际上其他非政府机构公信力更强、成员参与积极性更强。”吴玮称。
专业调解员培训启航 大湾区调解工作任重道远
国际社会对调解需求的增加,令国际国内各种相关相关交流、培训也日益频繁。瑞中法律协会讲师、香港执业大律师、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周立新表示,在全球范围的竞争环境之中,一定强度的压力无可避免。若一旦公营或私营机构发生争议,调解是其中一个可行的前置解决方案,“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内地、香港、澳门三个不同的法域。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调解工作任重道远。”
周立新举例说:上海曾有发展商希望发展某一个城市外的地点,但一户居民不同意,便出现了天价钉子屋。多年来占据交通要塞。道路只好改道,整个的城市发展便缓慢下来。调解员可以在调解过程中单对单沟通时深入了解居民的情绪,需要,忧虑,想法及发展商的局限。
“我们这一代有幸生于盛世,当以国为念,凡事非只为一已之私。这是调解员与争议双方,甚至争议多方,应该有的基础共识。”周立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