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拟洽商场拓夜经济 传最快中秋后试行
【发布时间】2023-08-23 04:15:53      【来源】文汇网

(香港文汇报记者 文森)香港经历三年疫情后,夜生活减少,商场亦较少开放至深夜。为激活香港夜经济,据悉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将牵头制订推动夜市方案,政府初步有意与业界商讨延长商场营业时间到晚上10时至11时,期望最快于下月底中秋节后开始,试行至国庆后一段日子,并探讨在海滨举办活动。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谭兆民表示,西九拟通过街头表演带动经济,估计今年9月初起于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两处海旁位置其中两处试行。中环街市总经理钟咏婷透露,中环街市将于9月联同政府合办国际啤酒节及夜市。

特区政府有意发展“夜经济”,谭兆民昨日透露,西九有讨论通过街头表演带动经济,经过连串招募和遴选,已选出30个单位洽谈合作,于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两处海旁位置进行街头表演,料在今年9月初起于其中两处试行。

图片

◆西九文化区的M+、故宫博物馆和两处海旁料9月初起会敲定其中两处试行街头表演。资料图片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发言人补充,为响应特区政府推动夜经济,西九正研究如何在区内运用地方营造策略,在夜间提供优质的表演艺术、以至各式各样文化艺术节目,配合丰富多元的餐饮设施,充分发挥西九完善且独特的文化基建优势,提升西九夜间的活力,吸引更多本地观众和游客到访西九。西九会尽快向政府提交建议,以及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协调的事项,并与政府商讨如何落实有关计划。

钟咏婷表示,正与政府商讨中秋至国庆期间吸纳晚间人流的方案。为配合政府搞旺夜经济,他们将于9月举办国际啤酒节及夜市,预计商场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2时。

商场管理学会创会会长、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冯秀炎昨日对香港文汇报表示,十分欢迎政府发展夜经济的举措,该集团旗下商场将与商户商议分批延长营业时间。

新地商场已订夜市计划

该集团旗舰商场apm过去曾搞过“夜市”,但她承认目前香港不少商铺提早关门,以至部分商场早早熄灯,香港夜晚不复疫情前车水马龙。她说:“不是没生意,是请不到人。疫情前有足够人手,商铺人手编制可以两更、三更甚至通宵更,现在很多店铺是店主一个人打拼,做十多个钟当然受不了,干脆有钱都唔赚闩门休息,进而造成近年香港夜市冷清情况,恶性循环。”

她解释,夜经济有成本效益,以该集团旗下商场为例,晚上的营业额占全日三分之一,故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做好、做旺晚市,并在场内公共空间加入夜市元素,定能带来连锁反应,提升商场购物气氛,亦带旺香港整体经济。她表示,得知特区政府想推动夜市经济,集团已经立刻制定一篮子计划,不仅延长营业时间,还设法因应周边情况,打造夜市服务项目。

不过,目前最大樽颈是商户人手不足,难以长期配合。冯秀炎呼吁特区政府尽快多管齐下输入外劳:“香港外劳只占劳动人约9%,相比新加坡和澳门超过三成,明显过低。”她建议推行内地学生赴港实习计划,“可以参考澳门经验,完全可以住深圳、香港返工。”

另外,目前零售业已纳入“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她促请政府加快及弹性处理相关审批,尽快填补本地前线劳动力打造夜经济。

零售业倡推夜车票夜市消费券

商场管理学会主席高宝丰亦欢迎及支持政府推动夜市经济,认为目前的樽颈除了人手问题,交通配套也不容忽视。为鼓励市民夜间出行,该学会建议政府推出夜间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措施,降低市民前往商场的交通成本,从而鼓励更多人参与夜间经济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以考虑根据不同时段制定交通价格,例如在夜间时段降低票价,变相鼓励更多人选择在夜间使用公共交通,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

新世界发展发言人昨日也表示,集团会积极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推动夜经济,并会积极考虑延长商场部分日子的营业时间,举办夜间活动吸引人流,共同燃亮香港夜经济。

餐饮业组织、稻苗学会荣誉会长黄杰龙昨日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任何方法尝试改善市场对餐饮业都是一件好事。他建议政府推出夜市消费券,提供诱因鼓励市民晚上消费:“夜市消费券应适用于星期一至五晚上6时至凌晨2时所有本地消费,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全日适用。当然要规定不能用于网上消费及与出境旅游相关的消费。”

专家吁吸东盟客 增潮流热点魅力

(香港文汇报记者 马翠媚)香港特区政府早前指正探讨“搞活搞旺夜市”,以保持本港复苏动力,并传出曾向商场业提议延长营业时间、拟在海滨举办活动等。不过,罗兵咸永道消费市场行业亚太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主管合伙人郑焕然昨出席记者会时认为,延长商场营业时间是否能够带旺商户生意值得商榷。他反而建议政府应聚焦刺激日间及假日消费,只要商户生意回暖,根本无必要延长商场营业时间。他认为在中环兰桂坊等人多聚集地方加强吸引力会较为实际,当然举办海滨活动或市集等亦有助提升假日消费。

图片

◆左起:罗兵咸永道中国并购谘询合伙人孙盼,消费市场行业亚太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主管合伙人郑焕然,香港人工智能及新兴技术谘询主管合伙人李德琳。香港文汇报记者涂穴 摄

随着访港客回升,加上派消费券刺激零售业,带动今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升20.7%。罗兵咸永道预期本港今年全年零售额增长17%至4,080亿元,惟下半年前景似乎仍不明朗,主因香港居民报复性出游,拖累本地消费下降,加上内地旅客来港目的与以往有所不同,以至近期人民币贬值、房地产和股市欠佳等因素,均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心,料本港零售业需至少一年才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惟旅客仍是香港零售业主要推动力,建议着力吸引更多东南亚游客。

图片

本港主要行业零售额及预测

郑焕然认为,旅客仍是香港零售业主要推动力,建议零售与旅游业应发掘更多元化的内容、主题和服务,提升香港品牌来吸引客源,而特区政府应着力吸引更多东南亚游客,以利用该地区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扩大游客群体,并善用东南亚新兴中产阶级带来的经济机遇。

倡聚焦刺激日间及假日消费

展望未来,他认为,随着香港航空和接待能力持续恢复,访港旅客将进一步增加,料内地游客访港人次在今年底可恢复至疫情前约六成水平,全年数目有望达到2,000万至2,500万人次。此外,受惠于旅游业逐步复苏及在婚嫁好年相关的需求带动下,料包括珠宝首饰在内的奢侈品行业、化妆品和百货公司今年零售额表现将较去年大幅改善。

假设没有任何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事件发生,该行料至少需12至18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才能恢复疫情前水平。对于商界建议派发只限夜间使用的消费券,郑焕然认为作用不大,主因消费信心并不会有日夜之分,若将消费券划分至晚上10时至12时才可用的话,将令消费券在使用上难以实行,加上近期部分本地发展商低价开盘及港股疲弱,都可能产生负面财富效应,拖累零售销售将会放缓。

他认为,特区政府应聚焦刺激日间及假日消费,期望政府同时提升海洋公园、迪士尼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以及举办更多体育盛事和演唱会,至于商界亦应设法提升与消费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