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增选有效候选人 香港11科学家入围
【发布时间】2023-09-01 09:57      【来源】暂无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8月31日宣布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进展,其中中国科学院确认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确认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一共1,238人。香港文汇报记者根据公布的名单查询发现,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香港理工大学杨彤教授等10名香港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成为中国工程院增选有效候选人,她也是唯一在工程院入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香港科学家。与以往相比,今年香港科学家入围两院院士增选的人数更多,涉及的学科范围亦更广泛。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自5月底启动,昨日正式公布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依照规定,中国科学院2023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增选名额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倾斜。中国工程院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增选名额分配亦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等倾斜,以促进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两院昨日公布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显示,共有11位香港科学家入围,成绩相当亮眼。较以往两院院士增选,今年入围有效候选人的香港科学家不仅数量多,且分布的学科更加广泛。香港文汇报记者查询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共有10名香港科学家,分别入选五个学部,其中以化学部、地学部的人数最多。

10人入围中国科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杨彤教授入选数学物理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他的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和动理学理论。

三名香港科学家入选化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主要从事质谱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理论计算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晶相工程学的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今次入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1997年,卢煜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随后成功研发出“无创产前诊断”,该方法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及地区广泛采用。他还是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和院长,获得2021年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和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地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有三名来自香港。其中,香港科技大学甘剑平教授,长期从事海洋环流、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香港理工大学史文中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信息学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等研究。香港城市大学王文雄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微量金属生态毒理学等。

入选技术科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两名香港科学家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机械系统和微观传递现象等。香港科技大学吴宏伟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及生态岩土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一人入围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方面,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女科学家于君教授入围医药卫生学部。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胃肠道肿瘤,曾荣获中国工程院颁发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学奖”,该奖项被喻为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最高荣誉。

内地科学家颜宁石正丽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多名备受关注的科学家今年也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刚由美归国不久的女科学家颜宁,她入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其工作单位是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筹)。被称为“病毒猎人”的女科学家石正丽今次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