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昨日举行,36人当选新一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选举会议成员投票。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当选者与众人合影留念。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15人连任21“新血” 学者相信符新时代更严格要求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昨日在香港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选举会议选出36名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5人成功连任,新增了21张新面孔。当选人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包括工商、金融、银行、科创、法律、会计、医卫、中医药、文化、体育、教育、妇女等多个范畴,网罗社会各界贤达翘楚。有政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今届当选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走向年轻化、专业化,背景更多元化。未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工作,包括支持中共二十大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同时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准确实践和特区的良政善治贡献力量,故对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学识、魄力和能力有更严格的要求。今次当选的众人在爱国阵营中拥有威望,更具备参政议政能力,也更能团结爱国力量。◆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书兰、子京
香港特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昨日在香港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选举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李家超主持会议。共有1,273位选举会议成员出席会议。
选举会议选出36名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根据选举办法的规定,确定了5名得票数不少于选票三分之一的未当选为代表的候选人在代表因故出缺时的递补顺序。
香港特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随后在香港举行。会议决定发布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结果的公告,公布香港特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的规定,由主席团将选举结果的报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资格,公布代表名单。
“票后”朱叶玉如 “票王”霍启刚
昨日当选的36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其中,成功连任的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叶玉如获得1,254票成为“票后”,而首次参选的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则以1,248票成为“票王”(见表)。
根据香港文汇报记者统计,新一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人年龄分布平均,其中“80后”两人、“70后”12人、“60后”12人、“50后”10人,而最年轻的当选人朱立威仅39岁。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人具本地参政议政经验,其中三分一人(12人)更是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还有不少当选人过往为全国政协委员,具备本地或兼具两地从政经验。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分析,今次当选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走向年轻化、专业化,背景更多元化。未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工作,包括支持中共二十大所制定的大政方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同时,他们要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准确实践和特区的良政善治贡献力量,因此,对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学识、魄力和能力有更严格的要求,而今次当选的众人在爱国阵营中拥有威望,更具备参政议政能力,也更能团结爱国力量。
助港发挥优势 融入国家大局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王惠贞表示,今次当选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有工商、地区、学者、专业人士,整体年轻化。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国家需要勇于创新的年轻人带来新气象,今次选出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拥有不同背景,相信更能集思广益,在未来工作中发挥强大的协同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姚志胜说,新一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背景多元,更有多名青年专业人士顺利当选,呈现“爱国者治港”下各界踊跃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竞逐连任的15名现届代表悉数当选,显示现届代表的工作深得社会各界认可,21名为新当选的代表,相信新人事能够带来新作风。
第十三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卢瑞安表示,今次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有年轻人、政党人士,以及科研、创科人才,可谓五光十色、人才荟萃。“朱叶玉如成为‘票后’,相信除了她个人魅力外,也反映选举会议成员对香港创科的重视。创科人才进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队伍,对推动香港未来创科发展一定有帮助。”他认为,有众多人才成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相信可以推动香港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